Loading

人格測驗準嗎?──解析MBTI與人格測驗 Analyzing the MBTI and Personality Tests

作者/ Bill

引言

「對不起,我們的個性真的不合。」世間有多少情侶間的破碎感情最後以這句話收場?在人與人的社交關係之中,個性間的相容性往往成為一重要話題。許多人為了更了解自己於周遭親友的關係,都有做過心理測驗的經驗。在當今眾多心理測驗中,MBTI更因為它的簡單明瞭,以及資源的充足性尤為受歡迎(Lok, 2012)。

然而MBTI究竟是什麼?或許另外一個相近的測驗聽來更為耳熟能祥:「16Personalities」。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 Katherine Cook Briggs 及其女兒 Isabel Briggs Myers 基於瑞士心理學家 Carl Gustav Jung 的人格類型理論而發展出的心理測量工具;16Personalities測驗聲稱其以 Jung 的人格理論及MBTI為基底且參考其他心理測驗進行改良而成,2021年八月於台灣風靡的「Tinder-數位月老食驗室」抑是以MBTI為基礎。那麼 Jung 人格類型理論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呢(Myers & Myers, 2010)?(註:16Personalities並無採用 Jung 提出的「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s)」概念;傾向於「特徵(Traits)」的量化方式,而非MBTI採用的「類型(Types)」分類方式;並參考 Big Five 人格測驗而相較於MBTI增加額外一個心理特徵維度)

理論基礎

Jung 於著作《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中假定每個人的人格皆有一個「態度(Attitude)」的類別,分為「內向(I, Introversion)」及「外向(E, Extraversion)」兩種。 Jung 更進一步提出兩個類別的心理功能:「感知(P, Perceiving)」與「判斷(J, judging)」。感知功能包含「實感(S, sensing)」與「直覺(N, iNtuition)」,而判斷功能包含「情感(F, Feeling)」與「思考(T, Thinking)」。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專有名詞的涵義有別於日常用法,其意涵如下:

態度:內向與外向

態度描述人格對於內在思想、反思或外在人事物的偏好。內向的人傾向於由內心世界獲取能量,而外向的人則會在疲憊時向外在尋求解脫;內向的人偏好深度思考活動,外向的人偏好與外在世界頻繁互動。

感知功能:實感與直覺

感知功能描述人格了解世界的偏好方式。實感的人傾向依賴五官所能感受到的資訊以及事實了解世界,直覺的人傾向依賴對於模式以及原理的瞭解進行預測;實感的人對於當下更感興趣,而直覺的人則對未來有興趣。

判斷功能:情感與思考

判斷功能描述人格做決定的主要依據。情感的人做決定時會把自我或他人的感覺以及人際間的和諧納入較主要的考量,思考的人則會注重事實、真理與邏輯。

功能偏好

MBTI當中於 Jung 的理論基礎做更進一步的細分,將不同人格對於感知或判斷功能的偏好列為一個獨立的維度。根據其定義,偏好感知功能的人較為隨興,而偏好判斷功能的人則有較為果斷的人格特質。


依據上述四個維度的二分法,MBTI歸納出二的四次方也就是十六種人格,每個人格由相對應的四個英文字母表示(例如INFP)。Jung 更認為,每個人皆有前述四種心理功能(實感S、直覺N、情感F、思考T),但每種功能皆可配上內向或外向的態度(例如外向直覺Ne傾向洞悉外在世界的運行模式,內向直覺Ni則傾向自省與領悟),因此總共存在八種不同功能。每個人格只會擁有八種中四種,這些功能會因為人格態度及對於「感知」或「判斷」的偏好產生使用頻繁度及熟練度的順序,依序為「主導(Dominant)」、「輔助(Auxiliry)」、「第三(Tertiary)」及「劣等(Inferior)」功能。一個人格擁有的四種認知功能可由以下步驟列出:

  • 依據功能偏好,一個人格偏好的功能將有外向的態度,另外一個字母代表的功能則會有內向的態度。
  • 態度會在這兩個功能當中決定主導功能,另一個則會是輔助功能。
  • 劣等功能將會是主導功能的相反(本身是相反的感知或判斷功能,態度亦相反),第三功能則是輔助功能的相反。

(以INFP為例,可由對於「感知」功能的偏好得知INFP的感知功能N是外向的(Ne),剩餘的判斷功能F則會是內向的(Fi)。而從內向的態度得知主導功能應是內向,因此主導與輔助功能分別為Fi及Ne。最後再根據其餘規則得知完整的功能列依序為Fi、Ne、Si、Te。)

MBTI十六種人格分別的功能列。取自https://entow.wordpress.com/2013/09/11/functional-stacks-of-16-types/ 

批評

姑且不論MBTI是否充分運用 Jung 對於人格類型的學說,此測驗因為各種原因而曾受學界批評:

數據不支持二分法

MBTI採用「類型」的人格維度二分法歸類,而非「特徵」這種較為漸進的分布。在這種假定之下,人格維度的分布數據應呈雙峰分布,但校正後的實際數據卻呈現常態分佈,因此此數據無法支持「類型」二分法的論點(Bess & Harvey, 2002)。

與其他測驗缺乏相關性

Big Five 人格測驗為一相較於MBTI更成功預測人生滿意度、工作成就、婚姻狀況等的心理測驗(DeNeve & Cooper, 1998; Barrick & Mount, 1991; Roberts et al., 2007)。其將人格分為五個獨立、連續的維度:「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Rothmann & Coetzer, 2003)。研究發現MBTI的外向、直覺、情感、判斷維度分別與 Big Five 的外向性、經驗開放性、親和性、盡責性呈0.74、0.72、0.44、0.49的相關性(相關性的絕對值越接近1.0代表越近似,越接近0.0則代表無關聯),神經質則不與MBTI量表中任一維度呈現顯著相關(McCrae & Costa, 1989)。這些數據顯示了MBTI與現代學界對於人格的了解並不相似,因此其準確度容質疑。

缺乏客觀性及有效性

MBTI量表為受測對象自行填寫,且其並無考量受測者扭曲解答並校正數據的機制,因此具有瑕疵(Boyle, 1995)。

缺乏可靠性

研究顯示,有些MBTI受測者在僅僅五周之後,二次受測的結果便出現變化,顯示MBTI的不可重複性及可靠性的缺乏(Pittenger, 1993)。

藏在人格分析中的陷阱

「但是,我覺得我的結果很準啊。」也許有些人會如此認為;但事實上,人格測驗的弊病不一定在於測驗方式本身,也可能出現在分析結果的敘述當中,甚至是受測者本身的認知偏誤。「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為一著名例子,其他還有例如眾多「冷讀法(Cold Reading)」的技倆常出現在部分心理測驗以及絕大多數占卜中,使測驗結果看似更有信服力(Dutton, 1988):

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指的是人們傾向於依據自己原有的信仰及價值觀蒐集資訊及佐證的認知偏誤,這樣的偏誤會使得證據無法充分反映現實比例,進而導致錯誤的結論(Nickerson, 1998)。比如說,假設有一個認為自己星座的最有魅力的人,此人可能會廣泛閱讀且接受認同這個說法的資料,反之則忽略,進而加深這個認知。

冷讀法

冷讀法是一系列在對一個人沒有了解的情況下,做出看似精準評論的方式,含下列技巧:

  • Shotgunning
    如散彈槍對一個廣泛的範圍進行射擊一般,此技巧根據普遍性做出適用於多數人的評論。比如:「你家人曾受心臟疾病困擾。」事實上,心臟病是當前最高死因之一。
  • Barnum Effect
    「巴納姆效應」延伸的技巧因美國演出家 P. T. Barnum 的頻繁使用而得名。此技巧藉由模糊且正向的評論,使受評論者對號入座。例如:「你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
  • The Rainbow Ruse
    如彩虹遍布可見光光譜的兩端,此技巧藉由同時指出同一層面的兩個極端而增加信服力。比如:「你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但有時你也有難得感性的時候。」事實上,不論任何一層面,絕大多數人都往往有身處兩個極端的經驗。

人格測驗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認識到人格測驗採用的測量方式不一定是準確的,且部分測驗的分析結果存在誤導的疑慮,但這似乎不減其受歡迎的程度。原因又是什麼呢?專家的意見指出:這或許和我們對自己的好奇心、歸屬感的需要及了解他人的渴望有關(Fayard, 2019):

對自己的好奇心

人格心理學家 Simine Vazire 提出:「人們之所以喜歡人格測驗,是因為寄望人格測驗能告訴我們自己原先所不知道的資訊。」事實上,研究發現我們對自身已經充分了解;即便真有不易了解的部分(例如自己的智力或創造力),身邊的親友或許能比人格測驗更加幫助我們認識自我。

歸屬感的需要

人們天生有歸屬感的需求。像MBTI這類的分類型人格測驗將不同的人分類到相近的人格群體中,給予人歸屬感。

了解他人的渴望

MBTI將人格歸納成幾個簡單的類別,不但使了解自己的人格更為簡易,同時也幫助我們了解他人測出的人格。MBTI在簡化人格之餘,也描述不同人格之間如何互動,滿足我們想要容易了解自身與他人互動關係的渴望。

結論

MBTI是一個普及於一般民眾以至業界的心理測驗。儘管有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的MBTI當前是如此受歡迎,許多學界意見紛紛對其客觀性、有效性及可靠性提出質疑。由此可知,以科學角度而言,此量表不適合作為普羅大眾或公司人事部評估人際關係的有效工具,最多只具備娛樂性質。撇開MBTI不談,人格測驗本身亦往往含有潛在的認知偏誤陷阱(例如冷讀法的使用),使受測者誤判測驗的準確性。所以,最重要的仍是受測者需在閱讀人格測驗結果時,仔細檢視測驗報告是否蓄意模糊,或者自己是否有認知偏誤的產生,才能真實反映測驗的準確性,且避免不準確的結果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我們也認識到,人格測驗可以滿足我們對自身以及他人的好奇心,以及歸屬感的需要;這些原因也同時是人格測驗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

參考資料:

Barrick, M. R., & Mount, M. K. (199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ersonnel psychology, 44(1), 1-26. https://doi.org/10.1111/j.1744-6570.1991.tb00688.x 

Bess, T. L., & Harvey, R. J. (2002). Bimodal score distributions and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act or artifa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8(1), 176-186.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7801_11 

Boyle, G. J. (1995).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some psychometric limitations.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30(1), 71-74. https://doi.org/10.1111/j.1742-9544.1995.tb01750.x 

DeNeve, K. M., & Cooper, H. (1998).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37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4(2), 197.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4.2.197 

Dutton, D. L. (1988). The cold reading technique. Experientia, 44(4), 326-332. https://doi.org/10.1007/BF01961271 

Fayard, J. V. (2019). Why do we like personality tests, even the bad ones?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October 19, 2021,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people-are-strange/201909/why-do-we-personality-tests-even-the-bad-ones 

Jung, C. (2016). Psychological types.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512334 

Lok, C. (2012). Career development: What's your type?. Nature, 488(7412), 545-547. https://doi.org/10.1038/nj7412-545a 

McCrae, R. R., & Costa Jr, P. T. (1989). Reinterpret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7(1), 17-40.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89.tb00759.x 

Myers, I. B., & Myers, P. B. (2010). Gifts differing: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type. Nicholas Brealey.

Nickerson, R. S. (1998). Confirmation bia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many guis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2), 175-220. https://doi.org/10.1037/1089-2680.2.2.175 

Our framework. 16Personalities. (n.d.). Retrieved October 6, 2021, from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articles/our-theory  

Pittenger, D. J. (1993). Measuring the MBTI… and coming up short. Journal of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54(1), 48-52.

Roberts, B. W., Kuncel, N. R., Shiner, R., Caspi, A., & Goldberg, L. R. (2007). The power of personality: The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raits,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ognitive ability for predicting important life outcome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313-345. https://doi.org/10.1111/j.1745-6916.2007.00047.x 

Rothmann, S., & Coetzer, E. P. (2003).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29(1), 68-74. https://hdl.handle.net/10520/EJC8893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d.). 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trieved October 6,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he-top-10-causes-of-death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